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根本保障,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。2025年是“八五”普法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检验普法工作是否深入基层、落地生根的关键之年。今年以来,萍乡烟草将普法重心下沉,聚焦广袤乡村,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、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方式,让法律知识走下书本、走进生活,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。
板凳课堂,变“我要讲”为“你想听”
萍乡烟草转变以往“台上讲、台下听”“发传单、走过场”的单向灌输式普法,真正立足群众视角,聚焦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需求,创新打造“小板凳课堂”普法宣传形式,村头树荫空地,几张小板凳,“小板凳课堂”便能就地开讲。普法志愿者摒弃“法言法语”,熟练运用萍乡方言,将抽象的法律法规融入身边故事、鲜活案例中进行解读。例如,用“贪小便宜吃大亏”的俗语讲解电信诈骗的识别与防范,用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朴素道理阐释民法典中相邻关系处理原则,使法律知识变得可亲可感、入脑入心。
“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,现在听志愿者一讲,才知道种地、打工、结婚、养老,处处都离不开法。”村民李大妈感慨地说。
党建引领,变“大水漫灌”为“精准滴灌”
萍乡烟草始终坚持党建对普法工作的全面引领,一支以党员业务骨干为核心的普法先锋队活跃在乡村一线,他们不仅是普法员,更是政策宣讲员、民意收集员和困难协调员。针对农村地区假烟辨别能力弱、维权意识不强的情况,普法先锋队带着实物下乡,开设“移动质检课堂”,从外包装、烟丝、吸味等手把手教村民识别技巧,避免乡亲们遭遇经济损失。对于村民提出“如何防范电信诈骗”“欠钱不还怎么办”“如何讨要务工费”等具体问题,他们现场答疑、提供路径,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、化解矛盾纠纷。
“以前买到假烟,只能自认倒霉。现在学会了怎么看,再也不怕上当!”村民赵大爷拿着真假烟样品反复对比,脸上洋溢着放心的笑容。
贴心服务,变“单向传播”为“双向奔赴”
萍乡烟草尤为关注乡村零售户的法治需求,普法志愿者化身为零售户身边的“法律顾问”,聚焦许可证办理、规范经营、消费者权益保护、门店防盗等经营痛点,提供“一对一”的指导和解惑,帮助他们规避法律风险,守护零售户的“钱袋子”。通过贴心服务,不仅净化了市场环境,更守护了农村中小商户的生计,充分展现了烟草部门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。
“以前光知道卖货,现在明白了规范经营才是长久之道!”零售户刘大姐说。
“乡亲们告诉我现在手机上就可以申请零售许可证的延续,但是我年纪大操作不来,没想到烟草工作人员亲自到我店里帮我操作。”零售户李奶奶说道。
截至目前,萍乡烟草已累计深入乡村开展宣讲活动40余场,覆盖参与学习群众1000余人次,收集涉及公共安全、邻里纠纷、政策咨询等各类群众问题及建议百余条。
下一步,萍乡烟草将持续推动普法下沉,服务前移,巩固“八五”普法成果,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形式,扩大乡村普法覆盖面,切实以法治力量守护群众利益,为乡村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。